【NOW健康 翁靖祐/台北報導】中華心理衛生協會日前公布「2024日常歧視大調查」報告,結果顯示,65%民眾曾遭遇過日常歧視言語或是行為對待,且最常發生的場域竟然是花最多時間的「職場」、以及最應該提供溫暖的「家庭」。52%民眾並不了解日常歧視,恐在無意中透過言語傷人。
別輕忽自己的玩笑 朋友互虧恐造成歧視
日常歧視可分為口語日常歧視、行為日常歧視、環境日常歧視,調查發現,受訪者在瞭解日常歧視後,半數承認曾對他人表現出日常歧視的言語或行為,其中朋友聚會/對話是最常發生日常歧視的場域,可見原本看似單純的朋友之間「互虧」,也可能冒犯,甚至傷害他人。
「日常歧視在生活中無所不在,許多人認為只是開個小玩笑的舉止,已在無意間刺傷了他人。」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丘彥南說,日常歧視與民眾承襲的家庭、教育、社會觀念息息相關,讓人防不勝防,許多下意識表現出的言行都多少含有歧視的成分。臨床發現,不少學生因日常歧視而遭同儕霸凌,或受到師長不當對待,導致身心症狀加劇。
調查指出,在「性別」以及「學歷」議題上,常出現日常歧視,例如,「前面那台車一直在亂踩煞車,8成是女生在開車」、「再不好好讀書,以後長大就找不到好工作」就是典型對於性別、學歷等常見的日常歧視對話。
奧運選手鼓勵民眾追求自我 發揮運動精神打擊歧視
3度征戰奧運的柔道女王連珍羚從小喜歡柔道,大部分柔道選手在30歲前退休,自上一屆東京奧運後,許多網友於網路留言批評,「妳老了,不用硬撐」、「這麼大年紀繼續比賽,要怎麼生小孩」。面對這些「年齡歧視」連珍羚表示,應該用運動家的精神去化解日常歧視,學會反思自己同時更要彼此尊重。
長相甜美,被封為「射擊甜心」的射擊選手吳佳穎說,常看網友留言「妳這麼漂亮,不用靠運動就會紅啦!」、「廣告拍那麼多,幹嘛要運動那麼辛苦」,但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她在運動上所做的努力,認識真正的吳佳穎。
對於巴黎奧運選手性別議題,2位選手認為,在運動場上,選手們不分國籍、不分種族,只以實力和公平競爭為準則。女性運動員跟不應該受到刻板印象對待,影響自己內心真正想要追求的夢想。
核稿編輯:陳如頤
# 首圖來源/Freepik
更多NOW健康報導
▸割雙眼皮還是縫雙眼皮? 醫:看眼皮條件決定手術方式
▸喝水漏、臉麻恐貝爾氏麻痺? 山元式新頭針治療助康復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8E%A9%E7%AC%91%E8%A9%B1%E4%B9%9F%E5%82%B7%E4%BA%BA-%E6%97%A5%E5%B8%B8%
離婚證人 、台北離婚證人 、離婚證人資格
結婚證人
留言列表